
纺织技术发明,纺织技术发明于哪个朝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纺织技术发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纺织技术发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从最初轧棉工序中使用的脱籽机;将脱籽后的棉花弹松用的椎弓;用来纺纱、拈线的最原始工具--纺专到手工机器--纺车(始称纬车);后经过改进出现的脚踏纺车;便于棉纱后加工的绕锭架、经车、经床;以及织造工序的织布机等。从纺织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坚韧勤劳。
古代的纺织工具是什么?
我国古代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麻、毛、棉短纤维,此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蚕丝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漂亮的纺织物。我国纺织工具起源于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已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代以后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纺织原料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现和培育的,纺织工具也是在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
织布机是谁最先发明的?
古代织布机是黄道婆发明的。在南宋理宗帝年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童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学习用木棉絮纺纱,用米酒、椰水、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线,用机杼综线、挈花、织布的纺织印染技术,并比欧洲早400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提高了织锦质量。
以“踏车椎弓”织出的黎锦、筒裙的图案艳丽素雅,有鸡花纹、马尾纹、青蛙纹等200多种,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
黄道婆。
黄道婆和她的织布机,明朝天工开物有记载,并配有布机图样,从前的初中课本有黄道婆发明织布机的历史。如今世界各个国都有自动化先进的大型织布机,布匹花样种类繁多。织布机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
织布机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发明的。
黄道婆由于推广纺织技术以及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元贞年间, 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生活三十余年所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了一整套扦、 弹、纺、织工具(如搅 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
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在当时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对当时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黄道婆
织布机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发明的。黄道婆不仅是一位勤劳勇敢的“叛逆者”,更是一位大胆创新的科学家。她对中国纺织技术的进步功劳非凡。
当时,棉花去籽要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效率太低,后来改用铁棍擀挤棉籽,还是比较费力。于是,黄道婆与木匠一起发明了轧棉机,由一个人向铁木二轴之间的缝隙喂籽棉,两人一起摇曲柄,棉絮棉籽便能迅速分落两轴内外两侧。这一发明比美国的轧棉机早了400多年。
原来弹棉絮的小弓,才一尺半来长,还是线弦,须用手指拨动,弓身小,没有劲,线弦容易断。黄道婆将原有弹棉花的线弓改为槌击弹振弓弦,又将弓身改为四尺多长,这样弹起棉来,不仅节奏鲜明,而且弹出的棉絮质感蓬松。
当时淞江一带使用的都是单式手摇纺车,效率很低,只能纺一根线,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经过反复试验,将其升级为能同时纺三根棉线的三式脚踏纺车,效率提高了三倍之多,而且操作省力,后世称其为“黄道婆纺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纺织技术发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纺织技术发明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10572.html发布于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