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音乐跨越国界?
因为音乐是无国界的。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论文第一作者萨姆·梅尔说:“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种类的音乐,不过这意味着当你放眼全局时会发现,社会的音乐行为十分相似。”
他发现,音乐始终有三种行为特征:礼节性、情绪的唤起(或者说歌曲能起到多少让人平静或令人兴奋的作用)和对宗教的虔诚。大多数社会拥有不只一类音乐。
在西洋乐霸屏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还有“救”吗?国乐将何去何从?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发表我的看法:首先国乐不存在有没有救的问题,这就像吃腻了大鱼大肉想吃青菜,又像我们女性穿够了旗袍穿晚礼,旗袍东方古典美,端庄稳重,但是如果在某一时段随着心情就特别想换个风格调整一下情绪一样!也许有的女性一辈子都不会穿旗袍,有的一辈子都不会穿晚礼……人们的欣赏水平及热衷度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变化着的。作为一个音乐人,我的作品伴奏70%交响配器,30%民乐配器伴奏,而这30%是必须用国乐。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西洋乐,如今风靡一时,说明西洋乐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反观民族音乐,相对来说就比较惨淡了。这就要求我们民族音乐要作出改变了,面对西洋乐,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向多元化发展。
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见证了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记录下我们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同时也是我们民族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地域文化的折射,所以民族音乐的传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民族音乐的现状实在不值得乐观。这当然并非一两个人就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媒体的宣传,***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世代传承下去,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一笔珍贵的财富。所以不必纠结!
大家好,我是甜蜜秋歌,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我认为西洋乐还谈不上霸屏,跟民乐也就算个平分秋色吧,至于你提问的还有“救”吗?我感到疑惑,我们的民族音乐怎么了?为什么要救?
国乐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你要是放在刚经历改革开放的80年代问还有的一问,至于现在,国乐的红红火火你看不到吗?还是你的眼里只看见钢琴、小提琴了?
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点您有点杞人忧天了。
京剧从1790年徽班进京至今已走过了200多年,经历过鼎盛也跌落过谷底,但依然会有人坚持把这门艺术传承下来,依然不妨碍它的国剧地位。
国乐的衰退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伊始,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家吃得饱了,开始享受精神生活,这个时候,大家想学乐器了,也是这个时候,对外开放了。然后我们国人从古至今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一些人接触到了西洋乐器,他们面对西洋乐器感到新鲜,就觉得西洋乐好,比国乐高雅。他们告诉别人,西洋乐比国乐高雅,国乐难登大雅之堂。别人竟然信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社会都开始学西洋乐,小孩子课外班,甚至有的艺术院校都对西洋乐高看一等,西洋乐逐渐占据了市场。
诚然,中国民族音乐有它的短板,如:
民乐乐器的问题。很多民乐只有一个调性,无法在演奏中转调,比如古筝。而且古筝的弹奏半音很不方便。大大局限了其表现力。
作品的数量、广度。抛开深度不谈。以钢琴为例,可以说浩如烟海,而民乐谱有多少?就广度来讲,西洋乐横跨巴洛克,古典,浪漫,民族,现代当代,风格迥异。
系统性。你看五线谱的复杂程度就知道了。西洋乐有调性概念,***理论,乐谱结构理论。西洋乐器之间也互通,有独奏,重奏,协奏,交响,歌剧舞剧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行音乐国际化趋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20712.html发布于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