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面料的多少D是什么意思?
D指的是纤度,表示在公定回潮率时每9000m长度的质量克数,如果,9000m长的人造丝,重量为150g,那么该人造丝即为150D,D数值越大丝越粗。丝粗了,布也会厚一些。 F指的是缕数,表示一根化纤里面微细纤维的根数。像尼龙/人造丝,它们一般会有缕的,96F表示这个丝里面是有96根更细的丝组成。F数越大,织物手感越柔软。
面料的D数,是丹尼尔,1D表示9000米长度的纱线重量为1G。-D=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表达了单位长度内丝线的重量。50D就是每9000米的纱重50G。
常见的面料规格比如:300T50D*50D春亚纺面料,表示的意思就是该面料纱线的经纱纬纱的丹数是50D,经纬密度是300T,这是化纤纺织行业常见的指标规格。
纺织粗纱产量计算公式?
为每小时产量 = (每分钟桶数 * 每桶行数 * 单纱长度 * 纱线密度 * 60) / (10^6)。
这个公式包含了每分钟桶数、每桶行数、单纱长度和纱线密度这四个指标,其中每分钟桶数指的是每分钟纺出的桶数,每桶行数指每个桶内有多少行,单纱长度指纱线在一定状况下的长度,纱线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纱线质量。
如果想要提高纺织粗纱的产量,可以从增加桶数、提高行数、增加单纱长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计算公式是:粗纱产量=原料的重量*成纱率*细度系数*÷6÷纱线密度解释原因:粗纱的产量计算涉及到原料的重量、成纱率、细度系数、纱线密度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粗纱产量的计算公式不会简单
因此,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和精度对于纺织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内容延伸:在实际生产中,粗纱产量的计算会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细度、长度、强度、色泽等质量因素以及环境等生产条件等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粗纱
纺织粗纱产量的计算公式
6678米布需要的棉纱: 6678÷7.2=927.5(千克)一小时生产927.5千克棉纱需要的纱锭:927.5÷26.5×1000=35000(个)即35000个纱锭
为:产量 =(纱锭数 × 每锭纺纱长度 × 转速 × 产量系数)÷ 缠绕密度其中,纱锭数为指定时间内使用的锭数,每锭纺纱长度为某一段时间内所纺纺出的长度,转速为机器转的次数,产量系数为每个纱锭的转换系数,缠绕密度为纱线缠绕在锭子上的密度。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就可以得出纺织粗纱的产量。
纱线cvb是什么指标?
CVb值是衡量纺纱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管间、批间质量差异的体现。
从成纱质量来看,若条干CV值较小,而管间CVb值偏大,就不能认为成纱质量优良。目前,许多纺织企业都以成纱条干变异系数作为判断纱线质量的主要依据;但细纱管间CVb值的大小,也是成纱质量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多年来,我们在纺CJ 14.5 tex纱时,通过纺纱工艺的调整、新型纺织器材、专件的应用,成纱条干CV值已经达到乌斯特19***公报5%-25%的水平;但管间CVb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值均在50%~75%水平。为此,在纱线质量检测中对出现管间CVb值高低不匀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对比试验,从而找到了环锭细纱机影响细纱管间C从高峰值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几项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提高成纱质量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纺织项目规模技术指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35528.html发布于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