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织技术那个朝代,棉纺织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棉纺织技术那个朝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棉纺织技术那个朝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个朝代的劳动妇女将棉纺织技术加以改进并普及开来的?
宋末元初,黄道婆(约1245—1330年)对棉纺织技术进行改进,促进了棉纺织的普及和发展。
黄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虐待流落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居约40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艺并有改进,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元朝元贞年间(1295~12***年),返回故乡,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制造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
分析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兴起的原因?
1、棉花逐渐成为两宋时期重要的经济作物,这为棉纺织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当时已经有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比如“宋人《纺车图》”和“出土的南宋棉毯”,体现宋朝高超的棉纺织技术。由于棉纺织业兴起的时间不久,棉纺织品在当时居民的衣料中还不占主要地位。经过元朝特别是在明朝,随着棉花的大面积种植以及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促使棉纺织也兴盛起来。棉布逐渐成为全国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棉布生产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取代价昂的丝织品和产量少的麻制品的趋势。
棉纺织业什么时候诞生?
对中国植棉业和手工棉纺织业的起源问题,目前有二种看法:即宋末元初说和唐朝边疆说。中国植棉与棉织业当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繁荣于明清;***战争后,由于洋纱布的大量输入,中国的手工棉织业趋向衰落。
简述宋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重庆、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发达。
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两浙和渝川地区丝织业最发达。
宋朝***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而相关的印染业也因此发达起来。
南宋时,植棉区已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江南西路、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已广泛种植,棉花的“种艺制作之术,骎骎以来.江淮川蜀获其利”。《元典章》载:“江南百姓的差税,宋时秋夏税两遍内有:夏税棉、布、绢、丝、棉等……”。南宋时,不仅南方植棉在扩展,棉花在北方陕甘一带也普遍种植。《农桑辑要》载:“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陇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可见,当时几乎大半个中国已普遍植棉。
随着棉花种植的推广,南宋的棉织业进一步发展。宋末胡三省谈到当时仍沿用北宋以铁铤去棉核的工艺[,艾可叔的《木棉》诗中也有“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积妇勒”[川等句,反映了托子、弹花、纺纱、织布的劳动过程,以及所用纺织工具为铁鋋弹弓、纺车、织机等。
由于新的纺织工具的出现,南宋已能织带有细字、小花卉的花布,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服原料。从浙江出土的随葬棉毯可以看出,江南地区不仅能织布,而且还能织毯,反映出棉织业的新发展。在织染方面,人胶已能错纱,配色综线,挈花。
纺织工具以手摇纺车最为普遍,由于它适用于个体农户进行纺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逐渐为广大农户所使用。
宋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洋开拓的物质基础逐渐坚实,南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增加,蚕桑、棉花、茶、麻、水果等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农产品商品化推动了国内贸易发展。宋元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两浙、四川和整个沿海地区的丝织业比较发达,丝绸种类繁多,产量大。元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元代来华的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提到,华商运往印度的商品以棉、丝绸为大宗。元代典籍《岛夷志略》记载的中国输往海外的棉纺品有土布、大棉布等34种。宋代瓷器业集前代之大成,产品大量远销海外的瓷窑有浙江的广元、温州、云和、丽水;福建的泉州、德化、汀溪;广东的潮州、广州等。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棉纺织技术那个朝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棉纺织技术那个朝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51445.html发布于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