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工艺技术标准,纺织工艺技术标准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纺织工艺技术标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纺织工艺技术标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蚕丝被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蚕丝被是一种高档的被子,通常以蚕丝为填充物,外层***用桑蚕丝织成。国际上,蚕丝被的标准包括填充物含量、织造工艺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不同国家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建议您查询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机构或权威部门以获取最新的国家标准信息。
纺织面料PH值的标准数值是?
检测结果PH值为3.8,超出标准范围。
国家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8.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若产品需后续加工工艺中必须要经过湿处理的非最终产品,PH值可放宽至4.0~10.5之间。
PH值是指服装面料中残留的酸碱含量,国家有关标准曾对纺织产品PH值作了明确、严格的要求,服装面料是否直接与皮肤接触,其PH值也不一样。
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pH值,通常叫酸碱值,是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中性或碱性的一种数值,范围为0~14。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就越小;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溶液的碱性越强,pH值就越大。
纯水或中性的溶液,它们的pH值等于7。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无论是褪浆、煮炼,还是漂白、染色,印花,都要经过固色、还原、清洗。
这些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纯碱、烧碱、pH值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如果水洗不彻底,就会造成织物上存在酸、碱残留物。纺织品的pH值,是通过测试纺织品水萃取液的pH值来确定,是生产过程中控制酸碱度的技术指标。
人体的皮肤一般情况下pH值在5.5~7.0之间不等,属于弱酸性,纺织品pH值超标,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引起瘙痒,并使皮肤容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甚至引发皮炎等症状。
pH值是残留在纺织品中涉及影响人体安全、健康的有害物质的***指标之一
纺织厂有什么技术要求吗?
纺织厂生产工艺可分为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两类。棉、毛、麻、丝的纺织工序和涤纶、锦纶的纺丝工序,都属于干法生产(也有少量湿作业车间);干法生产车间的机器、人员密集,散热量大,粉尘多。棉印染和毛、麻、丝织物的染整,苎麻的脱胶,粘胶、维纶、腈纶的纺丝工序,都属于湿法生产(也包括少量干作业车间)。
在用湿法生产的车间内,夏季湿热,冬季围护结构表面产生凝结水,空气积雾,并散发有害气体。对于这两类厂房,要有下述相应设施。
①干法生产车间对温度、湿度、含尘要求较严,应设空气调节装置。②印染等湿车间的空调装置应以通风排湿为主。部分设备装有排气罩,用风机将湿气排出车间外。还应在外墙、天窗的适宜部位设排气井加强自然排风。厂房围护结构要加强保温性能防止雾的凝聚。
③粘胶、维纶、腈纶厂要加强排毒系统,空调装置以排毒降温为主。车间内应经常保持负压,以免干扰邻近车间。
④噪声达A声级100分贝的棉、毛、麻、丝厂的织造车间应在顶棚安装吸声材料,以及***用其他降噪措施。
⑤湿法生产车间的楼地面要能防止酸碱浸蚀。围护结构在室内的外露部分应涂防腐蚀涂料。
⑥腈纶厂的聚合、回收工段,粘胶厂的磺化工段,二硫化炭制备工段,维纶厂的甲醛制备工段,锦纶厂的联苯锅炉房,储存次氯酸钠等危险品的仓库须有防爆泄压措施。
⑦纺织厂的耐火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棉纺织厂的开清棉车间,回花室和地下粉尘室除设滤尘装置外还应设自动消防装置。
⑧车间的***光亮度应满足规定标准。
⑨车间或较大的工段间的通道应***用电动门,以保证室内气流稳定。⑩天然纤维厂的电力负荷等级属于***,化学纤维厂属于二级,粘胶、维纶、腈纶厂都有部分区域属于一级负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纺织工艺技术标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纺织工艺技术标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54971.html发布于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