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织的技术-棉纺织技术是谁发明的

本文目录一览:
- 1、棉纺织历史
- 2、中国棉纺织史的织造
- 3、清代的棉纺织有哪些工序?
棉纺织历史
棉纺织业是从南宋兴起的,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和福建普遍种植,南宋推广到长江流域。当时南方种植的棉花是从东南亚一代传入的木棉,结桃多,产量高。福建一代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的说法。
原始社会嫘祖缫丝养蚕开辟纺织的先河。但也只是传说,没有确切依据。这是棉纺织的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较中原为早。
南宋纺织业的重要发展之一是棉纺织业的出现,到了明清时期,闽东用手工纺纱木质纺坠、织机织布。民国26年,霞浦陈克桂改造古老织机,造出木质手摇车纱机、木质脚踏织布机和整经机等设备,办起闽东第一家织布厂,生产平纹白布。
中国棉纺织史的织造
宋代以后,中原地区方开始植棉,并参照丝麻纺织发展棉纺织技术。棉布分本色棉布和色织布(包括提花布)两大类,在各种型式的织机上织造。平纹组织的本色棉布,是中国棉织物的最初形式。
南宋纺织业的重要发展之一是棉纺织业的出现,到了明清时期,闽东用手工纺纱木质纺坠、织机织布。民国26年,霞浦陈克桂改造古老织机,造出木质手摇车纱机、木质脚踏织布机和整经机等设备,办起闽东第一家织布厂,生产平纹白布。
中国纺织发展史中国古代纺织品,***用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纺绩(纺沙、辑绩、缫丝)加工成纱线后经编织(挑织)和机织而成的布帛,通常称纺织品。 不同时期的纺织品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发达的尺度之一。
清代的棉纺织有哪些工序?
棉花纺织需要经过轧棉、弹棉、纺纱、浆纱、绕纱、走纱、染纱、织布等繁琐工序。
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
清棉工序: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梳棉机: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纺织的主要工序有:清棉工序 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72道工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dwrw.com/post/7363.html发布于 2024-03-03